第819章 二次战役_五代十国往事
笔趣阁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819章 二次战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9章 二次战役

  【二次战役】

  李璟并非没有从挨打中汲取教训,在956年11月,李璟下诏废除“营田”等苛政,安抚百姓。

  12月,李璟再派冉契丹搬请救兵。辽穆宗耶律璟一口回绝。

  在寿州前线,李重进、张永德各自奏报了最新战况。李重进在盛唐县击溃南唐援军,斩两千人,又在塌山以北击破两千南唐兵;张永德则成功截杀来自濠州方向的南唐补给队,夺得运粮船十余艘。

  寿州在淮南战场上的意义越来越不容忽视,它已经成为战场的风向标。

  12月,柴荣下诏征调陈、蔡、宋、亳、颍、曹、单等州丁夫,全部到下蔡充当工兵,修筑防御工事,无论如何,也要吃掉寿州。

  显德四年春节过后,双方围绕寿州再次展开了大会战。

  李璟以皇弟李景达挂帅,解救寿州。这一次,南唐可谓倾尽国力,派出了兜家底儿的全明星队:

  主帅:李景达

  监军:陈觉

  四大金刚:许文禛、边镐、朱元、李平

  李景达不用,皇弟;陈觉,“四凶五鬼”集团骨干;许文禛,闽地名将;边镐,灭楚英雄;朱元、李平,新晋悍将,有收复江北之大功。

  寿州被围一年有余,且运粮船队多次遭截杀,导致城中粮草匮乏,几近断绝。李景达主力驻于濠州,派麾下“四大金刚”从濠州溯流而上,初段目标是打通战略交通线,随后再解寿州之围。

  南唐援军抵达寿州东北、淮南南岸的紫金山,安营下寨,十余寨首尾相接如一串待盘的佛珠,与城中烽火相应。随后,援军修筑甬道,即平地修筑“长城”,修一条物理层面上的安全通道,直达城郑甬道绵延数十里。

  就在甬道即将完工之时,周将李重进忽然率众掩杀,毙敌五千,夺其二寨。

  “四大金刚”费时费力,损失惨重,没有取得半点成效。

  再坚守寿州的刘仁瞻。

  自开战以来,柴荣用尽了一切攻城之术,调用了可以调用的全部兵力、民夫,昼夜不停地猛攻,据记载,后周军队擂鼓声、号角声巨大无比,连城墙都为之震动,然而刘仁瞻指挥有方,见招拆招,让后周始终无法攻克寿州。

  当时,柴荣亲临攻城前线。刘仁瞻精于射术,于是引弓狙杀,结果箭矢在距离柴荣数尺之外就坠地。柴荣抬头看看城头,再看看箭矢坠落的地方,然后命令把銮驾往前移动,移动到刘仁瞻的射程之内,“再给你一次机会,打我呀。”

  刘仁瞻弯弓搭箭,结果箭矢又在距离柴荣数尺的地方坠落。

  于是柴荣再向前移动,“你打我呀,你打我呀。”

  刘仁瞻的箭矢则又一次在距离数尺的地方坠落……

  柴荣就好像有一层透明的保护罩。

  气得刘仁瞻把弓摔在地上,仰长叹,“苍啊,你难道不肯保佑大唐吗?哎,果真如此,我岂有回之力?看来我是要死在寿州了。”

  柴荣派人劝降,我知道你有忠义之心,但是满城百姓是无辜的,请不要置他们于水火,开城投降吧,给大家留条生路。

  刘仁瞻置之不理,一直坚守至今。

  后周前线主将张永德、李重进不睦,刘仁瞻认为是个好机会,于是请示李景达,请求趁机出战,被李景达驳回;刘仁瞻又请求让大将边镐驻守寿州,他自己要亲自出兵攻击李重进,又被李景达驳回。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m.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m.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