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真香_我,刘辩,三兴汉室
笔趣阁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411章 真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1章 真香

  想到这里,赵咨有些哑然。他看向司马懿,对面是一位正值少年的翩翩君子。

  然而司马懿小小年纪,在赵咨看来就已经有了足够的眼界,只是城府还不够深。

  未能将他的目的一直隐藏下去。

  若是好好磨练一番,将来的成就,只怕不逊于他的兄长司马朗。

  被小辈当面耍了心机,若是换做旁人说不得会动一动怒,就算不动怒,愿意继续与小辈交流的人只怕也不多。

  可要不都说赵咨脾气温和,他甚至还耐心地询问起了司马懿应对赵威孙的办法,虽然他根本没有打算照做。

  司马懿见赵咨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遂大发慈悲地回答道:“首先,文楚公与威孙公份属同族,平日里在族内争执也就罢了,自然不能将矛盾爆出来,让外人看笑话。当然,我们俩家世代姻亲,自然算不得外人。”

  “于公于私,文楚公都要避免在人前参与其中。”

  “所以,文楚公若是想要保全宗族,保全家人,最好要借助外人之手,才能没有隐患。”

  “钟府君守河内,若是知道威孙公的作为,惩罚的力度不由我等掌控。但黎阳营份属营兵,素来是宫中监察之要处……我听说过黎阳校尉淳于琼的名声,知其虽有声名却不愿担事,若是他知晓其副贰生出了对抗朝廷之念,必会有所动作。”

  “淳于琼要是急迫地将威孙公召回,那自是釜底抽薪,可以无忧矣……而若淳于琼予以放任,那有过者当以淳于琼为首。”

  至于前者,赵威孙被淳于琼紧急召回后会发生什么事,那就是后话了,总归不至于牵扯到赵氏太多人,更不至于牵扯到司马氏。

  赵咨原本只是试探性地听着,然而听着听着,他忽然意识到司马懿的计划可行性竟非常的高。

  听起来让他十分心动。

  恰在此时,有司马懿院中的仆人送来了一份烤鱼,虽因为赵咨这位客人的存在,仆人并未出现在赵咨的面前,但隔着一段距离,赵咨已经闻到了香味。

  他想吃鱼了。

  司马懿望着心动的赵咨,只留下一句——“懿不过小子之言,文楚公听听就好,不必当真……不过,河内郡与雒阳相邻,只要有京都的天子之师在,河内便乱不起来。”

  之后他便没有再劝了。

  只要赵咨听从了他的话,那么他司马懿便掌握了一个赵咨的把柄。

  纵是姻亲也是外人,联合外人去坑族人,这个把柄,司马懿能吃赵咨一辈子!

  反而招呼道:“文楚公今日匆匆而来,想必还未用饭吧!正好今日有亲近的乡人得了几条鱼,送了过来,不如边吃边想?”

  赵咨心中正纠结呢,闻言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说到这条鱼啊,还有一件趣事呢!”

  司马懿拿着筷子指着鱼头说道:“乡人捕鱼途中,遇到孩童玩闹惊动了这条鱼,却不曾想此鱼在受惊之后晕头晕脑,竟分不清方向一头撞向了渔网,然后就躺在了这里。”

  “现今风大浪急,若是鱼头先昏了,而鱼身、鱼尾又一味地跟随鱼头,早晚都要成为盘上之餐!”

  等到司马懿将在他的撺掇下已经跃跃欲试的赵咨送走时,司马朗与赵威孙的见面还未结束。

  司马懿此时正襟敛袖,闯入了两人的互相劝说之中,宛如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寻常人。

  赵威孙并不怎么在意司马懿,他在军中多年,对家乡的了解终究不算充足。

  直到……“威孙公,小子方才听了许多,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可没等赵威孙允许,司马懿就把话说出了口——“家父二千石,我家不差这点田租……”

  “你!”赵威孙指着司马懿,又见司马朗对此毫无反应——“竖子不足与谋!”

  本就在与司马朗的辩论中憋了许多火气的赵威孙继赵咨之后也拂袖而去。

  眼见着赵威孙离开,费了半天唇舌的司马朗忙不迭地喝了两大口仆人奉上的温水,然后才恢复了仪态,慢慢饮用。

  等他解了渴,才没好气地对司马懿说道:“仲达,威孙被赶走了,你满意了?”

  司马懿平静地说道:“阿兄愿意配合我,没有为了挽留赵威孙而斥责我,我这为弟的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司马朗见状很是无奈,他的二弟很早便颇有主见,偏偏事实往往会证明他的二弟是对的,让他这当兄长的很难做。

  其实司马朗一直觉得,司马懿当个童子郎绰绰有余,只不过司马懿并不想以此扬名。

  他对着司马懿苦口婆心地道:“赵威孙到底是军中之人,又在黎阳,如今这天下格局瞬息万变,早些年还有人高喊汉室大厦将倾,如今这些声音基本都没了……但眼下这时局,谁又能说得清呢!”

  天下从来不乏聪明人,总有人能察觉到这场大范围的天灾所暴露出的民怨。

  “正因他是军中之人,却又如此愚蠢,所以才不可靠。”司马懿锐评道。

  “若是其随波逐流也就罢了,偏偏想要出头,而且兄长费尽唇舌,也未曾让他改变主意,这样的人,若非时也命也,不可倚仗!”

  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后,司马懿调侃道:“阿兄不至于反被他说服了吧?”

  司马朗哼了一声,理一下司马懿就算他输。

  “阿兄不必担心,若我所料不错,要不了多久赵威孙就会回到黎阳营了,到时候,赵氏族人还是得多听赵文楚之言。”

  “世间之事,错综复杂,从无算无遗策之说,赵威孙返回黎阳营自然是好,但你我也要做好一旦事有万一的准备……”

  赵威孙离开司马朗的家中后,待踏上了车驾,他的脸上哪里还有半点怒气?

  只是在心中做下了定论——司马氏惯会明哲保身,难以倚重。

  待回到家中,赵威孙很快接到了一份未经署名的密信,其上牢牢记载了当下雒阳正在施行的新税制——赵威孙留意到了上面的一点:今岁河南尹每户免除六十亩地的田租。

  赵威孙想到自家人丁兴旺的宗族,一些远亲甚至穷得每年都得靠族中救济过活。

  他心念一动,某事似乎大有可为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m.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m.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