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道教兵马_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
笔趣阁 > 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 > 第267章 道教兵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7章 道教兵马

  看着远去的雷横一行人,赵祯道:“学究今日可有事?”

  吴用道:“并无什么紧要的。本打算去造甲作坊看看军中甲胄改的如何了。”

  赵祯道:“这个不急,学究可陪同凌振、王定六两位兄弟去梁山各处转转,将二人介绍给驻守各处军营的兄弟,省的互不相识。”

  吴用应了一声,道:“也好,我再叫上朱武兄弟,正好也去各处军营看看操练、武备。”说完,吴用也告辞离去。

  赵祯驻足门前片刻,翻身回了校场。校场上除了日常操练的庄丁、鲍旭带的【重锋都】、焦挺、黑四姐两人带领的相扑队,如今还有扈三娘所领的这十余个女子马队。

  这处校场虽大,可若是操练马队,仍显不足。以此扈三娘在赵祯练过一路枪法,去边上喝水歇息时说道:“相公,这处校场操练的人马不少,却是不便跑马操练。姐妹们在这里施展不开。”

  赵祯想了想道:“三娘,这里到底不是军营,不若每日去南大营,那里如今只三都马军,可以尽情奔跑操练。你等每日练完,再行回庄来如何?”

  扈三娘一听,眼睛一亮,道:“这个好,我听闻林教头武艺最是高强,今后每日午后去南大营,还能跟林教头学个一招半式。”

  赵祯道:“昨日三娘也见了王定六兄弟,过几日等他熟悉了县中各处,以后除了商队事情,也常驻庄上。这個兄弟虽然无什么武艺,看他行事,到是个有义气的,我昨日送了他【七星双刀】秘籍,今后还要三娘指点他一番。”

  扈三娘听了,笑道:“相公,我见他与时迁兄弟一般身材,走跳的也快,学时迁兄弟武艺怕是更合他。”

  赵祯拍了拍头道:“三娘说的是,到时候问一问时迁兄弟可有意,不过这【七星双刀】也是个合适的。讲究的是刀刀犀利,迅捷无双,对力气要求的少些,这法门最适合眼疾手快的。”

  扈三娘道:“相公说的不错,当初爹爹也请了不少师傅,除了暗器,只这套刀法我学的最是得心应手。长刀大矛我却练不好。”

  似乎想到了什么,扈三娘问道:“洞房那日文斗,相公用的是什么刀法?”

  赵祯道:“这是我学自广惠大师的十二势【少林护门双刀】,娘子可是要学?这套刀法比起【七星刀法】多了一份刚猛。”

  扈三娘道:“我自然是想学的,这刀法正能弥补我刀法凶猛不足的缺憾,要是会了这套刀法,想来我武艺能精进不少。”

  赵祯听了,当即取了双刀,和扈三娘在校场上演练了起来。

  校场上一个教的认真,一个学的仔细,午牌时分,扈三娘已学会了前六势。

  见到了午饭时分,二人收刀,扈三娘还是一幅意犹未尽的模样,赵祯想到午后还要去灵官殿,结束了这场刀法教学。

  二人一同回了宅子,和程婉儿一起用过午饭。扈三娘带着十六个女娘,一齐打马去了南大营操练去了。赵祯也叫上张齐等一众庄丁,骑马去了东溪村灵官殿。

  赵祯到时,董老道已等候多时,见了赵祯,请赵祯净手、净口、净身,而后才请赵祯去法坛处。因赵祯昨日饮酒吃肉,不曾斋戒,董老道嘱咐了赵祯几句,让其在一旁观看,并不用赵祯上坛执旗幡。

  赵祯立在一旁,只见董老道披鹤氅,执法剑,焚香礼敬天地,步虚念咒。如此三番,从未时直到酉时。

  最后念到:“日月童子东方来,足踏戊寅地,头戴圣英塔,手持圣法器,为你开光来!急急如律令!”

  最后又上了一炷香,这才下了法坛。三个时辰下来,董老道竟然仍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样。

  脱下鹤氅,换了一身平日道袍,董老道对赵祯说道:“大官人,如今开光已成了,只等这炷香烧完,就可取下法器。”

  赵祯道:“老道辛苦,不知这法器能成几品?”

  董老道说道:“大官人,这回用的是四阶桃木,以我看来,凭本身材质,最差也要是二阶法器,只是老道手艺有限,最多也就是三阶法器。”

  赵祯道:“如此最好,道长昨日可点好了水井?”

  “昨日老道去后,依法摆放了瓷碗,今日一早,点了三处水井位置,鲁智深大人亲自带人掘井,我今日因要开光法器,早早回来了,并不知其后如何。”

  赵祯听了,唤过张齐,叮嘱一番,打发其带两个庄丁跑一趟宝珠寺打探消息。

  等香炉里香燃尽,董老道上坛拿下供桌上法器,略一打量,递给赵祯。

  赵祯接过看了起来,不出董老道所料,三柄桃木剑,一把桃木斧、一个桃木葫芦里头,只有一柄桃木剑,和桃木葫芦是三阶的,其余两柄桃木剑和桃木斧都是二阶的。

  世界日志

  千年桃木剑(三阶,千年桃木树干为剑,上刻龙纹凤篆,有无上威能。)

  特性:杀鬼+3,辟邪

  至于二阶桃木剑,特性里都是+2。二阶的桃木斧却有两个特性,除了+2的杀鬼、驱邪,还有一个威势+1的特性。

  千年桃木葫芦,也是一般的介绍,只不过特性却不是杀鬼,反而是祛病+2、驱邪+2、祈福+2,还有一个竟然是收摄鬼魂+3,可存道教兵马十个。

  赵祯疑惑道:“道教兵马?道长可知这是什么?”

  董老道手扶长须道:“这道家兵马可分三类,上坛兵马、中坛兵马和下坛兵马。”

  “上坛兵马是受箓时天庭拨付的中箓官将,拜章上表、禳星礼斗、合炁招神用的就是箓中官将。可惜老道这一脉早就失去役兵之法。”

  “不对啊,既然是授箓时拨付,我就职也授了【上清大洞经箓】,如何无箓中官将?”

  董老道也是神色尴尬的说道:“大官人,老道毕竟失了传承,这个着实不知,兴许是绝天地通,道法不显之故。老道也不曾有上坛兵将。老道一生都在牛头山周边厮混,就是中坛、下坛兵马也不曾有。”

  赵祯道:“老道,这中坛与下坛兵马又是什么说道?”

  董老道说道:“这中坛兵马以五岳府兵为主,法师佩受五岳兵符,行文调遣,能收魂拿魄,镇压驱邪。”

  “下坛兵马来历最多,五猖兵马、五显灵官、五通兵马、游师兵马、社令兵马、五路仙兵、祖师兵马等等,以游师、亡魂、山魈、精怪组成,来源驳杂,战斗力不一而足,因人而异,却最易驱使。大可祈晴止雨,小可止血化煞。”

  赵祯听了,让董老道又详细说了说,自己记在心里。仍旧留下这些法器,放在殿中供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m.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m.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