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晴雯病危_红楼:庶子称雄
笔趣阁 > 红楼:庶子称雄 > 第640章 晴雯病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0章 晴雯病危

  “对了师傅,我那个兄弟可好?”贾琮忽然想到贾环。

  王进笑道:“环哥儿如今在辽海卫任千总,过了年,我准备放他出去做个防守。他虽无你的习武天分,不过脑筋灵活,随机应变,大有可为。”

  邓磊等人也笑道:“环哥儿为人机敏,智计百出,不像我们这般老实,吃不了亏。”

  贾琮摆手笑道:“你们莫要惯坏了他,玉不琢不成器。”

  王进道:“放心,我自会严加督导于他。”

  “好,明日我就要走了,今晚咱们痛饮一场。”

  众人轰然叫好。

  次日,贾琮带人押着辽王府诸人原路返回金州卫,登船返京。

  王进等一路护送他上船,直望着海船消失在天际,方才返回。

  白秋薇见贾琮望着蔚蓝色的海天相接处,面带怅然,忍不住问道:“这一趟你大获全胜,轻取辽王,还有什么不足?”

  贾琮叹道:“我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心里好像压了块石头,只怕家里出了事。”

  白秋薇安慰道:“你怎么也学愚夫愚妇杞人忧天起来,你家里有公主坐镇,又有荣国太夫人,能出什么事?”

  贾琮叹了口气,想到离京时晴雯憔悴的样子,心中便是一紧。

  ——

  都中,定国府。

  这些日子内宅再无往日欢声笑语,众女无不忧心忡忡,如意、宝钗、黛玉三人更是柔肠百结,坐立难安,不知贾琮回来时如何交待。

  见宫里陈皇后派来的老供奉诊脉出来,如意忙道:“老先生,如何?”

  老供奉行了一礼,叹道:“回禀殿下,老朽无能,无力回天。”

  “什么?”众女一惊。

  黛玉闻言更是红了眼睛,泫然欲泣,忙用手帕捂着樱唇,生怕哭出声来,她与晴雯素来要好。

  宝钗皱眉道:“怎就到了这步田地?请老先生务必想想办法。”

  老供奉道:“夫人,这位姨娘身子娇弱,又因前病未愈,复染新症,两下夹攻,殃及根本。

  且平日亦疏于保养,寒邪早已凝结肺腑,虽经良医施治,终究人力有时而穷,事到如今已是病入膏肓,药石罔效了。微臣医道浅薄,惭愧惭愧。”

  如意默然片刻,叹道:“还有多久时日?”

  老供奉道:“为今之计,只以独参汤护住元气,当可拖延数日。”说完告辞离开。

  黛玉早忍不住,坐在一边嘤嘤而泣,茜雪、完颜姐妹等人也落下泪来,宝钗、楚婵、凤姐儿等人忙轻言抚慰。

  如意叹道:“生死有命,目下也只能如此了,去把府里的老参取来熬汤。”

  完颜珊反手在脸上一抹,道:“我上次从辽东带了好些极品老参来,我去取。”说完便跑。

  如意道:“都别哭了,咱们去看看晴雯,好歹让她能再见琮哥儿一面。”

  众人凄然点头,随她进屋去。

  ——

  十一月十三日上午,贾琮一行总算抵达通州码头。

  “有方,速去码头上问问我家里的情况。”贾琮道。

  “是。”温有方忙跳下船,拉着日日守在码头的校尉打听。

  贾琮与白秋薇等人随后下船,见温有方回来,面色凝重,顿时一惊,道:“出了什么事?”

  温有方深知晴雯是贾琮的心尖尖,不敢贸然答话,又不敢不答,斟酌了一番,缓缓道:“回大人,尊府一切安好,只是……”

  “说!”贾琮察觉不妙,厉声喝道。

  “是是,听方才那两个小校说,晴姨娘似乎身子……有些不适。”温有方战战兢兢说完,忙把头垂下去,不敢看贾琮要吃人的眼神。

  贾琮一惊,如受雷击,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脑门,竟呆在当地。

  温有方等锦衣校尉吓了一跳,万一大人出了事,他们必死无疑,忙向白秋薇使眼色。

  白秋薇拉着贾琮的手,柔声道:“急什么,未必便是你想的那样,先回家看看罢。”

  贾琮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冲她点点头,翻身上马,厉喝一声“驾!”

  千里一盏灯似感觉到主人归心似箭,顿时撒开四蹄,追风逐电、腾云驾雾一般,在官道上留下一道白影。

  “大人……”温有方张了张口,刚说了两个字,贾琮早已去得远了。

  另一校尉低声道:“温百户,船上的辽王家眷、部将怎生安置?似乎应先进宫覆旨罢?”

  温有方瞪了他一眼:“这话你方才怎么不和大人说?是你进宫,还是我进宫?”

  那校尉讪讪退下。

  见白秋薇、柳湘莲等人完成了差事,各自悄然离去,温有方想了想,道:“先把人带着回京再说。”

  “是。”

  贾琮心急如火,连连催马,风驰电掣般冲进神京,直奔宁荣街。

  定国府大门口,几个管事、门子正在闲聊,见贾琮单骑飞驰而至,慌忙跪下磕头:“恭迎国公爷回府。”早有几个亲兵上去牵马。

  贾琮翻身下马,理也不理,见几个门子开大门甚缓,飞起一脚便将大门踹开,门后两个小厮惨呼一声,被撞飞出去。

  却见贾琮身形一晃,早已冲进门去。

  贾琮心急如焚,大步流星飞到内仪门前,逮着一个丫头,喝道:“晴雯何在?”

  “呀,国公爷回来了!”那丫头大呼一声,忙道:“回国公爷,晴姨娘在房里。”

  贾琮忙转头冲进晴雯院子,正碰上如意等人迎出来,见了他并无多少喜色,反而个个面带戚容。

  “晴雯……”贾琮欲言又止,看着众人眼睛通红,声音嘶哑,哽咽着竟说不出话来。

  如意见他这样,也是不忍,柔声道:“你进去看看罢,总算等到了你回来。”

  贾琮一愣,如坠冰窟,竟不敢迈步进去,生怕看到某些教人肝肠寸断的画面。

  众女见状都围上来,拉着他轻声安慰。

  贾琮闭目定了定神,深吸了口气,缓步走进门去。

  屋内弥漫着浓郁的药气,窗户紧闭,不见一丝风,又未烧炭炉,显然病人衰弱之极,经不起炭气,更受不得风寒。

  玲儿、铛儿见他进来,慌忙福礼请安。

  贾琮呆呆走进内室,走到床前撩开帐子,看见床上那人,肌肤黄瘦,眼窝深陷,唇如白纸,再无半分昔日娇俏灵动之色,心中大痛,似被抽干了力气,颓然软倒在脚踏上。

  “晴雯,晴雯,是我害了你,晴雯!我回来了,晴雯。”贾琮探手入被,握着晴雯的手,语带哭音喊道。

  晴雯似乎听到他的声音,眼皮微动缓缓睁开,微微侧头,见是贾琮,双目中倏地泛起一抹亮色,微笑道:“爷,你回来了,我总算等到了你。”声音虽轻,却带着无限欢喜。

  贾琮再忍不住,紧抿着唇,眼泪滚滚而下,哽咽道:“晴雯,我,我对不起你,我该死。”说完又悔又痛又恨,抬手便在脸上抽了两巴掌。

  晴雯见状,忙想去拉他,刚刚抬起手便无力垂下,急得咳嗽起来:“爷,你不许……咳咳,不许这样,是我福薄……自家身子不争气,咳咳,和爷……爷没关系。爷再这样,我宁愿立刻死了。”

  贾琮忙握着她手,泣道:“好晴雯,不许说丧气话,爷不许你死,你不准死,听到没有,爷马上去寻最好的太医给你瞧病。”

  晴雯眼中也沁出泪珠儿,笑道:“爷,晴雯能服侍你一场,已是上辈子积德,如今我去了,爷要……好好的,保重身子,偶尔想起我,便好了。”

  贾琮只觉心如刀绞,痛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抚着晴雯的脸庞,哽咽道:“好姐姐,快别说话,好生歇着,养养精神,我这就去找人救你。我求求你,就当是为了我,你别离开我,好么?”

  晴雯目中射出如海深情和爱怜之色,柔声道:“爷,晴雯的心早已给了你,永远都不会离开你了。”

  贾琮喉咙似被堵住,大口喘着气,却说不出话来,半晌才叫道:“来人!快去请太医来。”

  众女早已等在外面,听到贾琮哀痛欲绝,都忍不住泪如雨下,此时忙走进来,道:“早已派人去传了。”

  贾琮坐在床边,头也不回,低声道:“太医怎么说?”

  宝钗柔声道:“太医说现下先吃独参汤护住元气……待身子康复些,再服汤药调理。”

  “对,对,独参汤。”贾琮忽然想到乔峰当时误伤了阿紫也是用独参汤救命,忙道:“快,把府里最好的参都拿出来,只要百年以上年份的,若是不够,速拿我帖子去各世交府上求购,快去!”

  茜雪、金钏儿两人忙答应一声,转身出去。

  如意走过来握着他手,道:“琮哥儿,你也别太担心了,府里老参尽多,常言道病去如抽丝,多……将养些日子也就好了。”

  说完别过头去,紧紧咬着牙,深恐忍不住又哭出来。

  贾琮点点头,默然不语,只是看着晴雯。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国公爷,参汤来了。”片刻,玲儿捧着一碗参汤过来。

  “快拿过来。”贾琮接过碗尝了一口,滋味甘醇,药气浓郁,显是极品好参。

  “晴雯,来喝了药就好了,爷有的是好参,定能治好你。”贾琮勉强笑道,将汤匙递到她唇边。

  晴雯微微张口,神疲力乏,无力吞咽,被药汁呛了一口,咳嗽起来。

  贾琮端着药碗大急,又不知如何是好。

  楚婵道:“琮儿,你把晴雯抱着扶起来,我来喂她。”

  “好好。”贾琮忙把药碗递给她,小心翼翼把晴雯连同被子轻轻抱起来,靠在怀里。

  宝钗见黛玉泣不成声,扯了扯如意的袖子,轻声道:“屋里人多不便宜,咱们去外面罢。”说完扶着黛玉先出去。

  如意叹了口气,摆手示意众人都走,只留下贾琮、楚婵。

  晴雯服了大半碗参汤精神总算健旺了些,唇上多了几分血色。

  “爷……”

  “诶。”贾琮见她气若游丝的样子,生怕她耗损精神,忙道:“你先睡会,我在边上守着你。”

  晴雯轻点螓首,缓缓阖上双眼。

  贾琮轻轻把她放下,待她睡着后,朝楚婵使了个眼色,又看了看晴雯。

  楚婵会意,低声道:“我在这里看着,你去忙罢。”

  贾琮心头好像压了铅块,点了点头,深吸了口气,方才提起力气,缓步出去。

  门外众女已知晴雯不过是挨日子,想着病榻上那个可亲可爱、敢爱敢恨的女孩子,无不默默垂泪,又想着晴雯一旦离世,贾琮定要大病一场,都暗暗忧急。

  忽见丫头领着一个大姑娘过来,手里抱着一个扁匣子,却是鸳鸯。

  “给公主殿下、两位夫人,各位姐姐请安。”鸳鸯抬眼见众人都在,忙福礼道。

  如意道:“免礼。是来看晴雯么?”

  鸳鸯点头道:“回公主的话,老太太听说晴雯身子不好,要吃独参汤,担心得了不得,忙叫我把上年国公爷从辽东捎来的宝参送来。”

  说着把匣子打开,里面果然是当日贾琮送给贾母的老参,足有一尺多长,手足俱全,已成人形,少说两三百年火候。

  如意摆手命人收下,叹道:“回去转告老太太,就说我承她一个情,多谢她老人家一片心了。”

  “是。”鸳鸯略一迟疑,又道:“不知晴雯现下怎样了,奴婢斗胆想瞧瞧她,回去也好安老太太的心,请公主恩准。”

  如意道:“待会再看罢,现下你国公爷在里面。”

  鸳鸯喜道:“国公爷回家了?”

  众人点点头。

  正说着,忽见招财家的拿了个帖子进来,走到王熙凤身边,道:“奶奶,门房上说前儿有个穷酸叶先生上门投贴拜访国公爷,您看?”

  如今王熙凤不仅管着神仙酒坊的生意,还帮着黛玉料理家事,风头比荣国府时更盛百分,斜眼扫了那“粗制滥造”的名帖一眼,斥道:“什么叶先生花先生,没见府里正忙着,去打发了。”

  “是。”

  黛玉在旁边听着,心中一动,忙道:“慢着。”

  招财家的正要走,忙转身道:“请太太吩咐。”

  “帖子拿来我看。”

  “是。”招财家的忙把帖子呈上。

  黛玉接过这张普通硬红纸墨书的名帖,见上面赫然写着“晚生吴县叶桂天士专诚拜谒”,不禁“啊”了一声。

  众女见她又惊又喜,忙问何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m.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m.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